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大地飞歌

脚踏实地做回自我,宁静致远歌唱生活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赏析】深邃理性 悠远悠长  

2015-10-06 19:17:16|  分类: 高山流水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深邃理性 悠远悠长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简析悠悠老师的结尾艺术

悠悠老师的文章,字字珠玑,篇篇精品。仔细分析,你会发现每一篇文章的结尾方式都别具特色,值得品味。

 (注:文中引用段落全部出自悠悠老师博客,网址链接:http://xb.1999.blog.163.com/)

 寄语式结尾

 “作为一名曾经的专业教师,我无意撰文炒作老师称谓的职业风采,只想借教师节而立之年,呼吁我们的一线教师,恪守为师的尊严与荣誉,无愧于老师称谓;寄语这个称谓在社会生活和网络中,承载真善美,走近你我他。”

     ——《走近老师称谓

“三年前的今天,我曾为浅秋寄语。此刻,我想以:澹泊致高,宁静致远,引领此文,作为2015浅秋的寄语感言。”

     ——《去留无意话浅秋

 

 简析:这一结尾类型,作者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理念与追求,化为寄语形式,一并传达给读者,读来意味深长。

 

 启发式结尾

“我深知,标点符号与文字之间,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。这个深度,是一个工科学子所不能企及的,只能由专业老师文字志士沉吟解析了。”

     ——《标点符号的沉吟

“以上所谈,纯属个人愚见。我以为,现实生活中做真题、念真经、写真迹,不仅需要知识文化的积淀,更需要理念修养的支撑,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伪命题牵着鼻子走迷宫。面对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命题,借用几年前的一句网络流行语:元芳,你怎么看?这里的奥妙,你能猜出几分。 ”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《伪命题杂谈

 简析:此种结尾方式,要么采用启发性语言,让你很自然地随着作者思路去思索,去考问;要么采用疑问方式,激发读者兴趣,引发思维共鸣。


提升式结尾

   “据说有人问贝多芬,如何用音乐来表现沉默,贝多芬回答:用十六面定音鼓。我不懂音乐,但我知道十六面定音鼓齐鸣,那将意味着排山倒海般的轰鸣震撼。音乐家的思维告诉我们:沉默的真正意义,是正义的无言呐喊,是良知的奔涌宣泄。我以为,这样才是沉默的含金量。”

      ——《沉默的含金量

“我想,博客图文是艺术的殿堂,更是精神的家园。尊重摄影,尊重文字,尊重自己做自己的帝王,这就足够了。”

       ——《多棱镜下看摄影 

  简析:这也可看作是高屋建瓴式结尾方式,正如以上两篇文章的结尾,作者将自己的见解或志向,直言而出,卒章而显志。


呼吁式结尾

“我以为,若要弹好文字钢琴,弹奏出读写天籁之音,使文字风景线阳光明媚月光皎洁,精准用好人性人格踏板,应是文学爱好者一辈子要做的功课。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《弹好文字钢琴

“音乐是无国界的,她是人沟通交流的第二语言。身在异地他乡,一首乐曲可以使你消除孤寂茫然;置身生活工作,一首乐曲会让你感触心绪的共鸣。音乐,是我们生活七色阳光中绚丽的一色,愿她或浓重或淡雅装点我们的生活,让我们的生活中永远飘荡同一首歌!”

       ——《同一首歌》

“我想,祖先留下的语言文字瑰宝,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工具,不是任人把玩利用的木偶道具。作为后生,我们有义务读懂它,正确使用它,有责任维护它的尊严。我以为,这是每个人必须要坚守的,为文之本,为人之道。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《外行也要看门道》

 简析:如这几篇文章的结尾,看似冷静的语言,实则蕴含急切呼吁之情,对自己所谈之问题,发出情真意切的呼吁,读者能不呼应?

 

回环照应式结尾

“在描述父爱母爱的优秀散文中,我喜欢朱自清先生的《背影》,更喜欢龙应台老师的《目送》。在今天这个日子里,重读老师的作品,我守望着那遥远的目送眼光,为母亲献上一束迟到的康乃馨。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《目送》

“这些年,我辗转几个部门,每次打点“行装”, 总忘不了带着那个青花瓷盖杯。用它泡上茉莉花茶,在淡淡茶香中,沉淀岁月,品味人生。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《茶缘》

“仰望天空一轮明月,默念着这首短诗,我把一碗油盐饭化作了思念的絮语。我深知,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悲欢离合,昨天的一切就飘洒在这皎洁的月光中,它将在我脑海中泛起永不消逝的道道涟漪,它将牵动我心中永恒的守望……”

  ——《守望心中的一轮明月

  简析:这种结尾方式常常出现在老师的叙事性文章中,既是文字的首尾呼应,也是情感的回环往复,反复咏唱。读来情深意重,感人至深。


另外,我将下面文章的结尾方式,归结为期望式结尾。

“如果说灵魂是人自身的一根琴弦,那么我们就应该感谢拨动这根琴弦的上帝之手。当上帝拨动了你的琴弦,你就有可能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,听到那美妙的共鸣。无论是夫妻恋人还是亲朋好友,有了这种共鸣,枯燥与乏味就会隐遁消逝,生命就会迸发出快乐激情。

“灵魂的共鸣是人类思维的自然本能,这种共鸣会超越时空,将一切变得皆有可能。”

    ——《灵魂的共振》

“花的绽放源于自然又超脱于自然,盛开时,蕴藏着俏皮潇洒,凋谢中,升华着芬芳浓烈依然,即使走向枯萎也孕育着生命的涅槃。为了上帝恩赐的那一缕微笑,她憧憬着生命的七色阳光,守望着心中的那片净土蓝天。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《花的执著》

“窗外传来“凤凰传奇”的歌声,显然和这钢琴曲调不太谐调,可那“生命已被牵引,潮落潮涨,有你在远方,就是天堂”的宣泄,却充实了这秋日的私语。是啊,我们的生命确实是在被一种力量牵引着前行,这力量就是心中的憧憬和希望。凭借这种力量,我们就会拥有自己的快乐天堂!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《秋日私语》

 简析:心中的憧憬,心灵的守望,灵魂的共鸣,这些都是老师文字要传达的生命意义。透过这些文章的结尾,似乎能聆听到老师的谆谆教诲,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,敦促自己在人生路上不停跋涉,前行。

 

 综合老师所有文章的结尾,你又会发现,不同类型的结尾又具有其共同特点。凡剖析问题的文章,结尾都具深邃理性,是对人性及人生价值观的升华阐释;凡叙事性文章结尾,则偏于深沉的感性,情到浓时戛然而止;凡抒情性文章,则注意结尾处留白,让读者自己去聆听袅袅余音。

虽然文无定法,对文章的结尾进行这样硬性归类,也许不尽合理。但老师对于文章的结尾精心布局,其方式别具一格,经得品,值得学。

如果说文字的导入是“灵”,需要灵感,需要艺术,那么结尾就是文字的终结运作,是魄之所生,魂之所在,是作者素质、素养及功力的集中体现。悠悠老师的文章,大都运足笔力,干脆收官,文字的意境被陡然间和盘托出,极少留下拖沓缠绵,这也是老师的文章极具精、气、神的重要因素之一。莎士比亚说过:“简洁是智慧的灵魂。”悠悠老师干脆利落的结尾艺术,能直接冲击读者的心灵局限,带着读者的心一起倾斜,涌向共鸣的空间。

借鉴“欧·亨利式结尾”的命名方式,我将悠悠老师文章的结尾定名为“悠悠式结尾”,释义为:蕴含深邃理性,意味悠远悠长的文章结尾方式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60)| 评论(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